• English
  • 中文繁体
  • 中文简体
  • 行业动态

    四部门联手出击:中国二手车出口行业迎来重大转型时刻

    发布时间:2025-11-18 作者:

    11月14日,商务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公安部、海关总署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二手车出口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从严格出口管理、加强合规审查、完善配套体系等多方面提出系统性举措,为二手车出口健康有序发展筑牢制度保障。

    新规直指当前二手车出口行业存在的新车变相出口、许可证填报不规范、改装车出口合规性不足等痛点,构建了多层次、全链条的监管体系。


    政策背景

    我国二手车出口自2019年启动试点以来,凭借3.59亿辆汽车保有量、成熟供应链及高性价比优势,实现了跨越式增长。2025年1-8月,我国二手车出口量已突破40万辆,其中新能源车占比首次突破30%,预计全年出口量将达50-60万辆,较2019年试点初期增长超145倍。然而,行业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“零公里二手车”等乱象,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公开痛批这是“行业怪象”,直指部分企业将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变相出口的违规行为。随着业务规模迅速扩大,行业也逐渐暴露出更多问题。部分企业将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,出口许可证填报不规范,改装车出口合规性不足等现象时有发生。这些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,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二手车出口的整体形象。


    新规核心内容

    严控新车出口:自2026年1月1日起,申请出口距注册登记日期不满180天(含180天)的车辆,需补充提交车辆生产企业出具的《售后维修服务确认书》,否则不予发放出口许可证。这一规定直接针对行业中长期存在的 “零公里二手车”怪象,从源头上杜绝新车变相出口的灰色操作。规范许可证管理: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指导企业规范完整填写出口许可证申报信息,确保车辆品牌、型号、注册登记日期等内容与《机动车登记证书》一致。建立动态管理机制:加强二手车出口信用评价体系建设,对照《二手车出口不诚信行为负面清单》,对企业开展日常监督与动态管理。严格改装车出口:要求改装车出口企业准确填写信息,提交改装真实性证明材料,对无法证明改装真实性的车辆不予发放出口许可证。


    政策亮点解析

    设置过渡期安排:对于通知实施日前已办理转让登记待出口手续的车辆,政策允许企业继续履约出口,这一安排最大限度降低了对行业的短期影响。《售后维修服务确认书》仅限工业和信息化部《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》内的生产企业出具,集团旗下销售公司、改装企业等关联主体无权开具,确保了售后责任的可追溯性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王都表示,以“180天注册期+售后确认书”为核心抓手,将从源头规范以二手车名义出口新车的模式。将“售后责任”与“出口资格”直接绑定,促使企业回归二手车出口“服务全球用户、维护中国制造声誉”的产业初心。


    行业影响分析

    新规实施后,二手车出口企业需从单纯追求出口数量,转向提升车辆品质与信息透明度。建立二手车检测评估体系,向海外消费者如实披露行驶里程、维修记录等车况信息,针对不同出口国标准,优化车辆配置。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相关负责人指出,我国二手车出口量增长迅速,出口主体日益增多,但极少数企业不诚信经营、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,也抹黑了中国二手车出口的整体形象。此次新规建立了“信用与资格挂钩”的约束机制,对多次违规企业及关联主体在许可证审批中从严把控。信用评价结果将成为行业合作的重要参考,合规自律的企业更易获得汽车生产企业、海外经销商、金融机构的信任,由此推动“自律”从“合规要求”升级为“竞争优势”。


    长远发展举措

    《通知》还提出多项支持政策,构建“合规提质、协同发展”的行业生态。提升企业国际经营能力:充分利用各类贸易促进平台,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,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重点市场建立公共展示交易市场。完善出口配套体系:引导出口企业与汽车生产企业、海外进口商共同做好售后服务,保障维修配件供应及技术支持。探索发展专门面向二手车出口的交易市场,开展二手车出口整备、检测、报关、物流等“一站式”服务。有专家学者认为,此次四部门联合施策,既通过严格监管划定行业底线,又通过生态赋能释放发展潜力,将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。随着政策落地,政府、行业组织、企业将形成监管引导、组织协调、企业实践的闭环机制。二手车出口企业将不得不从单纯追求出口数量,转向提升二手车品质与信息透明度。唯有以自律为根基,守住合规底线、履行社会责任,才能赢得国际市场信任。中国二手车出口正驶向更加规范、高质量的航道。


    来源:通达车研院

    上一篇:海南自贸港封关:国家战略与产业影响解析 下一篇:2025家居出海新蓝海:四大品类正成为跨境电商增长新引擎
  • 天逸财金科技服务(武汉)有限公司©版权所有    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2196号    鄂ICP备: 12009823号-4;鄂ICP备: 12009823号-5;鄂ICP备: 12009823号-6   技术支持:爱牛网络
  • 留言板

     

    填写内容注意事项或者其他提示

    官方热线

    400-999-2278

    扫码关注天逸集团